圖為王華雲(左)和張太昌在查閱資料。
  天山網訊(記者劉利君攝影報道)“給歷史一個停留的時間,給子孫一個回眸的理由,這或許是建一個縣級博物館的簡單理由。”早在2012年5月12日,伊寧縣人就做了一件“可以留下一段歷史”的事情——占地23999平方米的伊寧縣文化藝術中心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伊寧縣博物館備受關註。歷經兩年的建設,今年,這座被譽為伊寧縣的標誌性建築距離開門揖客的時間越來越近。5月28日,記者來到這座有著濃郁地域文化的小城,在伊寧縣文化活動中心,緊隨3位老人追尋這座建築的足跡。
  今年初,74歲的伊寧縣史志辦原主任王華雲、69歲的伊寧縣文體局原黨組書記張太昌和68歲的伊寧縣文化館原館長阿克木應伊寧縣博物館籌建辦公室的邀請,又重聚在一起,為縣博物館整理歷史文字資料。3位退休十多年的老人此刻的心情無比激動,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了幾十年,與這裡的山水草木息息相依,這座集聚了數百年曆史文化的建築又會令多少人為之期盼、動容!
  作為2012年民生建設項目的重點工程,伊寧縣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是該縣聘請高水平規劃設計單位歷經一年多時間精心設計、反覆評審而成的。中心內設伊犁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傳承中心、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博物館等設施。
  “整體設計新穎獨特,13個民族民俗風情展示及建築造型設計,將地域特征、建築風格、時代特色有機融合在一起。”王華雲老人說,“如果繼續任憑那些烙著歷史痕跡的遺物散落在民間,如果後人們只有依段段影像來回顧先輩足棘如果古老的文明真的被又一個年輪帶來的塵埃掩蓋,那麼,歷史會在這一代人手中改寫……”作為伊寧縣博物館籌建辦公室負責人,他對這座建築中所包含的所有內容難以用簡單的文字概括。
  68歲的阿克木老人戴著老花鏡,坐在電腦前專心打字。“我現在錄入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老人的笑容十分溫和,他像拉家常般給記者講解博物館的內部分佈。歷史展區主要展現遠古時代至新中國成立前這裡的主要部分,分序言、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弓月古韻——漢唐遼宋、元明時期——亦力把里、清朝時期——九城名郡、民國時期——寧遠舊事;現代展區主要是展現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特別是近5年來伊寧縣呈現出的變化,分“實力杏鄉”、“活力杏鄉”、“魅力杏鄉”、“幸福杏鄉”四大部分,從得天獨厚的生態地理自然資源、旅游資源、特色農業,到深加工、城市建設、交通等多個角度反映伊寧縣的發展變化。文化展區則是與“魅力伊寧”相關的內容,主要是各民族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歷史名人等。
  記者翻開一份文件,在《博物館所需資料搜集工作方案》中羅列著幾大類,其中搜集反映伊寧縣歷史的老照片、見證伊寧縣發展變化的歷史老物件;搜集伊寧縣歷史名人資料,搜集伊寧縣境內蘊藏的主要礦產和珍稀植物、動物資料及實物標本;搜集伊寧縣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回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服飾、飲食、民俗、建築、語言、曲藝、歌曲、器樂等方面的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特別是搜集整理有關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內地青年支邊建設方面等以及兵團四師70團場屯墾文化和包括東鄉族、撒拉族、滿族等少數民族的資料。搜集時間從今年1月開始直到現在。在阿克木老人手中有一份各鄉鎮報來的部分物品名單,上面有圖片,還配有詳細的說明。“找到這些老物件真不容易,有的在村民廢棄的舊房子里,有的被擱置在雜物中,聽說縣裡需要它們,家家戶戶都翻箱倒櫃地找。好在這些普通物品保存下來了,只要在,就是好事。”  (原標題:伊寧縣博物館:見證歷史 留住記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h22fhejq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